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首页 >> 琉璃讲堂 >> 琉璃常识

搜索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2019/3/7

奇古琉璃收藏网 / 张荣 00

  清宫玻璃制造在乾隆朝盛极一时,品类齐全,异彩纷呈,呈现出绚丽华贵的盛世气象。嘉庆朝以后,国力江河日下,玻璃制作工艺亦日趋衰退,品种急剧减少,质量下降。本文就嘉庆至宣统朝的玻璃制作情况、玻璃品种与工艺作一论述。

  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的烧照规模及状况

  据《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下简称《清档》)记载,嘉庆朝至宣统朝的百余年间,玻璃厂制作玻璃器的数量、种类已成定例,即每年端阳节制盘、碗、瓶、炉等玻璃器皿81件,鼻烟壶60件;年节制盘、碗、瓶、炉等一百件,鼻烟壶60件。即每年烧造玻璃器301件(注1),一般在每年4月和12月呈进。如嘉庆十一年(1806)“四月二十七日,做得玻璃盘、碗、盅、碟等八十一件,玻璃鼻烟壶六十个。奉旨:鼻烟壶交养心殿,玻璃盘、碗等交乾清宫”(注2)。这应是当年端阳节的年例进呈。

  根据宫廷所需,清宫玻璃器的制作数量偶尔也有例外。如道光二年(1822),皇帝旨令玻璃厂一次制作玻璃器三百件。“道光二年,二月十四日,总管魏进朝传旨:乾清宫每年赏用玻璃盘、碗、瓶、盅、渣斗等项,着交造办处烧造三百件。钦此。于本年十二月十四日做得观音瓶八件,宝月瓶八件,八棱瓶八件,盘十二件,汤碗十二件,茶盅十六件,香炉六件,渣斗十二件,斗碗十件持进交太监总管魏进朝点收讫。本月十六日又做得一批,道光四年十二月又做得一批。”(注3)

  经过累年烧造,宫中积存的玻璃器数量可观,供大于需。于是道光帝曾于二十九年(1849)12月15日下旨:“此次玻璃器着存造办处,三十年、三十一年毋须烧造,自三十二年起再行烧造”,即令玻璃器的烧造暂停两年,第三年起再恢复旧制。这反映出道光末年清宫玻璃器的存贮量很大,足供应用。

道光以后历朝的玻璃制作规模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致现存北京故宫的清宫旧藏玻璃器数量仍然不少。据统计,北京故宫现藏有明确年款的清宫玻璃器数量为:“康熙御制”款器一件,“雍正年制”款器21件,“乾隆年制”款器385件,“嘉庆年制”款器七件,“道光年制”款器132件,“咸丰年制”款器188件,“同治年制”款器547件,“光绪年制”款器434件,“宣统年制”款器268件。从数字上看,道光以后各朝玻璃器留存较多。

  另外,从《清档》等档案记载看,嘉庆朝至宣统朝的玻璃工匠主要来自山东博山,见于记载的,嘉庆年间有吹活匠郝珍、郝兰、郝海(注4),道光年间有张坤、李克成等(注5)。

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的品种和工艺

《清档》记载的嘉庆至宣统朝的玻璃制品只记录了数量、种类,实际上并没有指明玻璃的品种。从现存的玻璃实物看,嘉庆朝至宣统朝的玻璃器有一个共同点,即这一百年间制作的玻璃器皿几乎都是单色玻璃,而乾隆年间盛极一时的套玻璃、金星玻璃等工艺荡然无存,嘉庆朝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玻璃制作工艺从此进入衰落期。尽管文献缺载,实物资料亦不足,本文还是试将嘉庆至宣统朝玻璃品种的情况稍加整理,归纳如下:
  画珐琅玻璃
  玻璃胎画珐琅(俗称珐琅彩玻璃)在康熙朝烧制成功,然康、雍两朝传世品寥寥。乾隆朝玻璃胎画珐琅器的制作记载较多,传世品并不多,北京故宫藏乾隆款玻璃胎画珐琅器仅30余件,除少量玻璃瓶外,多数都是鼻烟壶。传世的玻璃胎画珐琅器,未见有嘉庆及以后各朝年款的。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故宫藏清宫旧藏的一件玻璃胎画珐琅四季花纹瓜形鼻烟壶(图1),虽无款识,但此壶内保留有黄签一张,上书“嘉庆五年三月初一日收玻璃鼻烟壶一个”,为当年宫中点收物品时的墨迹(注6)。此鼻烟壶通体成南瓜形,透明玻璃胎上绘珐琅彩,每个瓜棱上绘一朵折枝花卉,有菊花、牵牛花、莲花、桂花、梅花等四季花卉,笔致虽不够工细,但胜在色彩妍丽。此壶可作为嘉庆朝玻璃胎画珐琅的参考器物,弥足珍贵。
  单色玻璃
  上文述及,嘉庆以后清宫玻璃厂制作的大宗为单色玻璃器。嘉庆朝的玻璃器尚能保持乾隆朝的工艺水平,只是传世品很少;道光至宣统朝的玻璃器,主要也是单色玻璃,制作工艺却一落千丈。这一时期的单色玻璃颜色有天蓝、浅蓝、宝蓝、豆绿、浅绿、琥珀色、藕粉等少数几种,远少于乾隆时记载的三十几种颜色,且各种深浅色调的黄色、红色、紫色、白色、黑色已统统不见。

  这一时期单色玻璃制品的器形也相对单调。《清档》中曾记载,道光七年(1827)皇帝下旨照原有“蓝玻璃簸箕”,“成做簸箕一件,要纯厚些”(注7);二十九年(1849),道光皇帝下旨烧造“黑玻璃砖一块,长七寸,宽四寸,厚四寸”。然而档案中均未提及是否烧成,今亦未在故宫传世品中发现该类玻璃制品。这一时期,绝大多数玻璃制品的器形在盘、碗、瓶、渣斗等形式上不断地重复。玻璃胎体厚重,大部分器形不周正。比如,直颈瓶的瓶颈不在一条垂直线上,有的器形不方不圆,线条非曲非直,款识也很潦草。咸丰皇帝对此也不甚满意,于咸丰八年(1858)曾亲谕玻璃厂“嗣后玻璃活计要素,俱不拉花,款要真”。遗憾的是,皇帝的亲谕也无法挽救玻璃制作水平一路下滑的趋势,以至于咸丰皇帝在位期间曾数次要求粤海关等买进“洋玻璃”,以补充宫廷用度之不足。

  图1:玻璃胎画珐琅四季花纹瓜形鼻烟壶,清嘉庆,北京故宫藏
  刻花玻璃
  单色玻璃以外,北京故宫还藏有少量道光、咸丰两朝年款的刻花玻璃器,均为蓝色刻花玻璃杯,造型、规格相似,刻花图案相同,皆外腹一周磨刻疏散的花草和三只飞舞的蝴蝶。道光朝现存61件(图2,注8),咸丰朝现存38件(图3,注9)。这些刻花玻璃杯皆直口、弧腹,平底微凹,形体小巧,不盈一握。雍正(注10)、乾隆朝(注11)有同类造型的金珀色、茶色刻花杯。相比之下,道光、咸丰玻璃杯器壁增厚,磨刻较粗糙,表明此时虽仍保留有玻璃刻花工艺,但工艺水平已大不如前。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2-1:道光款蓝色玻璃刻花花蝶纹杯,清道光,北京故宫藏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2-2:道光款蓝色玻璃刻花花蝶纹杯款识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3-1:咸丰款蓝色玻璃刻花花蝶纹杯,清咸丰,北京故宫藏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3-2:咸丰款蓝色玻璃刻花花蝶纹杯款识
  消失的玻璃品种
  众所周知,乾隆朝是玻璃制作的极盛时期,各品种具备。嘉庆朝以后,包括套玻璃在内的很多玻璃品种消失。北京故宫现存的带有款识的套玻璃器皆为乾隆年款,嘉庆以后历朝竟无一件。道光朝《清档》中虽数度提到套玻璃鼻烟壶,但都是宫中原有之物,皇帝下令为其新配盖、匙或匣,并没有新做套玻璃器的记载。如:
道光二年正月二十日,金玉作。太监禄兒交套绿玻璃鼻烟壶一件(铜托珊瑚盖)、碧牙西一块,传旨:将碧牙西照式成做壶盖一件,配玳瑁匙,换安在玻璃烟壶上……钦此。

除此以外,《清档》中再无套玻璃制作的相关记载,这也和传世情况吻合。除套玻璃外,金星玻璃、缠丝玻璃、雕花玻璃、描金玻璃、戗金玻璃、搅玻璃等乾隆朝玻璃品种亦不再生产。

  典型器形演变举例

  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的造型较单调,多数继承康、雍、乾三朝器形,制作工艺却日渐拙劣,胎体吹制不周正,玻璃色泽不匀,气泡较多,器表凹凸不平现象常见。从清代各朝持续生产的器形看,这种变化尤为显著。本文将以清代玻璃器中的典型器形八棱瓶、渣斗为例,向读者展示这一变化:
  八棱瓶
  八棱瓶造型为直口、长颈、溜肩、圆鼓腹、圈足,从上至下通体作八棱。其祖形来自唐代金属器,越窑秘色瓷中亦有相似造型。从北京故宫现存的带有年款的玻璃八棱瓶来看,年代上包括了从雍正直至光绪朝历朝的作品,表明八棱瓶是清宫造办处玻璃厂持续不间断生产的一种经典器形。

  清宫旧藏的玻璃八棱瓶,大小相近,通高在12.8-15厘米间,口径2.4厘米左右,颜色有天蓝色、宝蓝色、琥珀色、茶色、绿色、浅绿色、豆绿色、黄色等。北京故宫藏的两件清宫旧藏雍正款玻璃瓶(注12),皆为透明蓝色玻璃,色泽宛若宝石,造型挺拔秀美,是雍正朝官造玻璃中的精品。乾隆时期制作的八棱瓶最多,质量好,清宫旧藏的乾隆款八棱瓶,除透明蓝色玻璃外,还有不透明天蓝色、不透明黄色(图4,注13)等颜色。北京故宫仅藏一件“嘉庆年制”款的玻璃八棱瓶(图5),系孙瀛洲先生捐赠,为不透明的宝蓝色。该八棱瓶与雍正朝八棱瓶相比,不但胎壁厚重,而且颜色亦不够鲜亮;与乾隆朝八棱瓶比较则基本上不易区分,其器形尚属规整,色泽较为纯正,磨制亦较精细,虽保留乾隆晚期水平,但可以明显看出工艺已经不如其精湛(注14)。道光款八棱瓶有蓝色、天蓝色(图6,注15)各一件,做工粗糙,胎体造型很不规整,器身上有凹凸不平的小坑,色彩亦不纯正,款识也过于潦草,质量、颜色不但无法与雍正、乾隆八棱瓶相比,也远不及嘉庆。咸丰年款玻璃八棱瓶共八件,蓝色、茶色各二件,其余为(豆)绿色。其中一件豆绿色八棱瓶(图7,注16),似以三层玻璃套合而成,造型不规整,质地较粗糙,器表有小凹坑多处。同治款玻璃八棱瓶共16件,蓝色三件,天蓝色一件,绿色一件,豆绿色二件,浅绿色三件,草绿色二件,茶色四件。其中的绿色八棱瓶(图8,注17),造型不规整,胎体满布气泡,器表有明显的凹凸及棕眼。光绪款玻璃八棱瓶共25件,蓝色一件,天蓝色一件,绿色八件,豆绿色七件,黄绿色一件,茶色一件、琥珀色五件、米黄色一件。通过对比我们发现,雍正朝八棱瓶器壁最薄,随着时代推移,器壁逐渐加厚,到晚期竟有厚达三倍于雍正时期的作品(注18)。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4-1:乾隆款黄色玻璃八棱瓶,清乾隆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4-2:乾隆款黄色玻璃八棱瓶款识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5-1:嘉庆款蓝色玻璃八棱瓶,清嘉庆,北京故宫藏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5-2:嘉庆款蓝色玻璃八棱瓶款识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6:道光款天蓝色玻璃八棱瓶,清道光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7:咸丰款豆绿色玻璃八棱瓶,清咸丰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8-1:同治款绿色玻璃八棱瓶,清同治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8-2:同治款绿色玻璃八棱瓶款识
  渣斗
  渣斗造型一般为大侈口,束颈,圆鼓腹,圈足。其广口、阔腹的造型,专为收纳宴饮时的骨、刺而设计,兼具实用性及陈设性。玻璃渣斗一般高8-11厘米,口径7-11厘米。北京故宫藏清宫旧藏的雍正款黄色玻璃菊瓣式渣斗(图9,注19),通体呈十六瓣菊花式,器形秀美,色彩纯正,表面光滑,是雍正年间官造玻璃的代表作,极为珍贵。北京故宫藏带有乾隆年款的渣斗仅有一件,即白套红玻璃缠枝花卉纹渣斗(图10,注20),是故宫所藏渣斗中装饰最为华丽繁缛者,胎体蛋青色,外套紫红色花纹,口沿下及肩部分别刻饰蕉叶和云头纹各一周,腹部环饰疏朗的缠枝花卉纹,以一根长长的枝叶将菊花、荷花、海棠、栀子、芍药等不同的花朵连接起来。北京故宫藏带有嘉庆年款的渣斗亦仅有一件,即豆绿色玻璃渣斗(图11,注21),此器造型较工整,色泽较均匀,证明嘉庆时期玻璃生产基本上继承了乾隆晚期风格,仍能维持乾隆朝工艺水平。道光款清宫旧藏渣斗共有十件,蓝色一件,天蓝色三件,浅蓝色一件,绿色二件,豆绿色二件,琥珀色一件。以琥珀色渣斗(图12,注22)为例,其形体欠规范,玻璃内含有大小不等的气泡,质地略显污浊,透明度不十分高,工艺水平与盛世相比落差较大。咸丰款清宫旧藏渣斗共有27件,蓝色二件,天蓝色四件,绿色八件,豆绿色二件,浅绿色五件,琥珀色六件。以一件浅绿色渣斗(图13,注23)为例,其形体不甚规整,款识亦字体偏大,结构松散,笔画潦草。同治款清宫旧藏渣斗共有93件,蓝色52件,绿色27件,琥珀色14件。以一件浅蓝色渣斗(图14,注24)为例,其造型极不工整,口沿参差不齐,色彩亦不纯正,可谓清晚期玻璃制品的典型代表。光绪款清宫旧藏渣斗共有61件,蓝色25件,绿色20件,琥珀色12件,紫红色四件。光绪朝玻璃渣斗多数缺乏美感,器形不合比例,口小腹大,口沿板直,无法呈现优美的弧度。这时还出现了前所未见的新造型,但给人以怪异之感,如一件琥珀色渣斗(图15,注25),直口外侈,外腹有两道竹节形凸起,造型另类。宣统款清宫旧藏渣斗共有12件,蓝色二件,绿色五件,琥珀色五件。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9:雍正款黄色玻璃渣斗,清雍正,北京故宫藏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10: 乾隆款白套红玻璃缠枝花卉纹渣斗,清乾隆,北京故宫藏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11-1:嘉庆款豆绿色玻璃渣斗,清嘉庆,北京故宫藏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11-2:嘉庆款豆绿色玻璃渣斗款识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12-1:道光款琥珀色玻璃渣斗,清嘉庆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12-2:道光款琥珀色玻璃渣斗款识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13:咸丰款浅绿色玻璃渣斗,清咸丰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14:同治款浅蓝色玻璃渣斗,清同治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15-1:光绪款琥珀色玻璃渣斗,清光绪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图15-2:光绪款琥珀色玻璃渣斗款识

  综合上述材料可知,玻璃渣斗是雍正朝至宣统朝持续生产、数量较多的器形,是皇家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清代早中期的渣斗造型优美、比例合宜、线条流畅,雍正、乾隆时期还注重运用菊瓣造型、套玻璃雕刻等手法装饰器身,然而清代晚期以来,随着国力衰微及玻璃工艺的退步,清宫玻璃厂只能生产少数几种颜色的单色玻璃渣斗,且玻璃质感差,造型拙劣,早期弧度优雅的外侈口沿更是难觅踪迹。

  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用途

  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主要为日用品,服务于宫廷生活。虽然制作工艺日趋没落,玻璃器仍不失为一种珍贵的物品,具有等级的象征意义,故常用于赏赐。嘉庆到宣统年间,《清档》中常出现以玻璃器赏赐达赖、班禅等重要人物的记载。如:嘉庆十二年(1807)6月28日,赏班禅的物品中有亮蓝玻璃瓶一对、琥珀玻璃盘一对、亮绿玻璃瓶一对、玻璃鼻烟壶四个;道光二年(1822)6月,军机处传赏班禅佛龛一件、玉如意一件、银纍丝碗二件、珐琅奓斗二件、玻璃盒二件;咸丰元年9月赏达赖、班禅器物中各有玻璃器三件;光绪五年3月赏达赖珐琅五供、盘、瓶、雕漆盒、玻璃瓶、碗等器物几十件。这些玻璃制品仍承载重要的政治使命。

  总结

  至此,我们通过四篇连载文章,系统梳理了清代官造玻璃器的品种、工艺以及生产概况。总体而言,康熙朝是清代官造玻璃制作工艺的开端和奠定基础的时期,玻璃厂的建立是继承中国传统玻璃制作工艺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产物,也是皇家对玻璃制品重视与喜爱的结果。晶莹璀璨的玻璃器成为清代艺术品中的新宠和皇帝重要的赏赐品。雍正朝玻璃颜色达30种之多,可谓五彩缤纷,斑斓绚丽,成为雍正朝玻璃制作工艺的闪光点。乾隆朝是有清一代玻璃制作工艺最为辉煌、全面发展的时期。嘉庆朝是玻璃制作工艺的转折点,从此造办处玻璃厂一蹶不振,工艺水平逐步下降。清代玻璃工艺制作与发展的历史与清王朝的兴盛衰亡息息相关,这正是官办作坊无法抗拒的发展规律。

  注1:屡见嘉庆至宣统年间《清档》记载
  注2:张荣主编,《光凝秋水:清宫造办处玻璃器》,紫禁城出版社,2005,页397
  注3:《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胶片10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按:以下清档引用来源相同,不再注)
  注4:《山东巡抚咨文》,嘉庆二十二年2月11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注5:张维用,《冰花楼诗文集》,远方出版社,1998
  注6:张荣主编,《故宫收藏·你应该知道的200件鼻烟壶》,紫禁城出版社,2008,页67,图46
  注7:道光七年“四月初七,太监祥庆交蓝玻璃簸箕一件(破坏),蓝玻璃一块,传旨:照样成做簸箕一件,要纯厚些。钦此”(张荣主编,《光凝秋水:清宫造办处玻璃器》,紫禁城出版社,2005,页397)
  注8、9:张荣主编,《故宫收藏·你应该知道的200件玻璃器》,紫禁城出版社,2008
  注10:许建勋、林业强,《虹影瑶辉:李景勋藏清代玻璃》,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0,页264,图版97
  注11:张荣主编,《故宫收藏·你应该知道的200件玻璃器》,紫禁城出版社,2008,页214,图189
  注12:张荣主编,《光凝秋水:清宫造办处玻璃器》,紫禁城出版社,2005,页125
  注13:故宫文物管理系统资料
  注14-16:张荣主编,《故宫收藏·你应该知道的200件玻璃器》,紫禁城出版社,2008
  注17:故宫文物管理系统资料
  注18-25:张荣主编,《故宫收藏·你应该知道的200件玻璃器》,紫禁城出版社,2008

  张荣,北京故宫研究员
  图 | 张荣

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投稿人

传承琉璃艺术,发扬琉璃文化!
淄琉地
普通 淄琉地
卖家信誉:0 | 活跃度:397

相关图鉴

专注琉璃文化传播!

打造最全面的中国琉璃艺术资料库!+ MORE

点评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

写评论得积分,赢礼品!

我要点评
  • 暂无点评落日余晖:嘉庆至宣统朝官造玻璃器的品种与工艺点评 + 登录后点评
  • 网站首页

    琉璃图鉴

    琉璃讲堂

    琉璃专栏

    琉璃问答

    琉璃论坛

    网站公告

    了解奇古

    联系奇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019-2029 QIGO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圻谷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