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轻奢新风尚:清雍正朝的官造玻璃器

首页 >> 琉璃讲堂 >> 琉璃常识

搜索

皇家轻奢新风尚:清雍正朝的官造玻璃器

2019/3/6

奇古琉璃收藏网 / 张荣 00

  内容提要:玻璃器是清代工艺美术品中的新宠,备受皇家珍爱清代的玻璃制造始于康熙朝。雍正朝在此基础上继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制作为皇室享用、馈赠的玻璃器皿。本文通过对中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有关雍正朝玻璃制作档案的整理,并结合现存珍贵的玻璃实物,系统地对雍正朝玻璃厂制作的玻璃品种、工艺、用途及风格特点进行了论叙述。

  关键词:雍正朝 官造 造办处 玻璃厂 活计档

皇家轻奢新风尚:清雍正朝的官造玻璃器

  清代的档案史料证明,清代内务府造办处玻璃厂从康熙到宣统朝从未间断玻璃的制造与生产。本文旨在结合造办处档案与现存的玻璃实物对雍正朝官造玻璃的品种与工艺、用途、特点与风格进行探讨与研究,以就教于方家学者。
  一、玻璃厂的建立
  在研究与探讨雍正朝官造玻璃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对清代内务府造办处的玻璃厂有所了解。众所周知,内务府是清代管理皇宫禁室事物的机构,以七司三院为主干,造办处是内务府的下属机构之一。造办处具体建于何时,各种官家史书的记载略有出入,主要有康熙十九年(1680年)之说(1)和康熙三十年(1691年)之说(2)。记载比较多的是造办处初设在养心殿,后移至慈宁宫,但习惯上仍称为“养心殿造办处”。“初制,养心殿设造办处,其管理大臣官员无定额。三十年奉旨,东暖阁裱作移在南裱房,满洲弓箭匠亦留在内。其余别项匠作俱移出,在慈宁宫茶饭房做造办处(3)。“造办处掌成造诸器用之物。康熙三十年,以慈宁宫茶饭房一百五十有一楹为造办处。四十八年,复增白虎殿后房百楹”(4)。造办处是专门负责制造、承修和储存帝后及宫中需用的各项器物的机构。造办处内又分为不同的“作”。造办处成立之初并未设玻璃作。玻璃厂是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建立的,“三十五年奉旨设立玻璃厂,隶属于养心殿造办处,设兼管司一人……四十九年,设玻璃厂监造二人"(5)。玻璃厂是专门制作御用玻璃的官方机构。为了满足皇家对玻璃器皿的大量需求,雍正年间在圆明园也建立了玻璃厂(6)。北京夏天炎热,工匠无法操作,故玻璃厂每年“八月开窑,五月止窑”(7)。
  据杨伯达先生考证,康熙敕命建造的玻璃厂是在传教士日耳曼人纪里安(kianStumpf指导下进行的,康熙三十五年开始筹建,三十九年(1700年)建成(8)。过去我们对德国人纪里安的情况并不了解,最近拜读了香港中文大学博物馆馆长林业强的大作,得知美籍学者艾美丽女士( EmilyB.Curtis)利用罗马天主教会的档案,整理爬梳,发表了多篇有关玻璃厂早期外籍传教士活动的文章。纪里安,字云风,德国人1655年9月14日生于巴伐利亚国之维尔坎城的赫尔比波利特斯,1691年出发赴华1694年抵达澳门,1695年至北京。康熙帝颇器重其才能,每次巡幸辄命之扈从,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九年(1710-1720年)间授钦天监正职,五十九年七月二十四日纪里安殁于京师。从上述史料可知,德国人纪里安主持了玻璃厂的建造。由于人手不足,又要求法国选派玻璃工匠来华(9)。玻璃厂除了外教士以外,是否有中国工匠呢?据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只知在玻璃厂建立之初有广东工匠程向贵和周俊二人曾在内廷供职(10)。
  康熙朝是清代官造玻璃的首创时期,从康熙三十九年玻璃厂的建成至康熙六十一年的20余年间,玻璃厂制作了哪些品种的玻璃器是研究康熙以及其后雍正朝玻璃制作的关键。由于现在能够看到的造办处汉文档案起于雍正元年,止于宣统三年(11),没有康熙朝的记录,这无疑增加了我们了解康熙朝造办处玻璃制作情况的难度。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从其他文献和流传下来的珍贵玻璃实物获知,康熙朝已有单色玻璃、珐琅彩玻璃、套玻璃、刻花玻璃、洒金玻璃等品种(12)。
  二、雍正朝玻璃的品种与工艺
  清宫玻璃厂经过20余年的发展,到雍正朝继续制作和生产供皇室成员享用、馈赠的玻璃器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以下简称《清档》),记录了雍正朝玻璃厂制造玻璃的情况,是我们了解雍正朝制作玻璃的数量、品种、用途的唯一重要史料。从档案中可知雍正朝的玻璃制作主要在玻璃厂完成,但杂活作、玉作、珐琅作也制作一定数量的玻璃器。雍正元年到四年的档案中,玻璃厂没有作为单独的一个“作”被记录,这四年玻璃制作的情况分别记录在“杂活作”或“玉作”中。雍正五年时“烧造玻璃厂”才作为独立记载的一个“作”出现。档案中“玻璃作”、“玻璃厂”、“烧造玻璃厂”和“烧造玻璃处”都是对玻璃厂的不同称谓。

  1.单色玻璃

  单色玻璃是指单一色彩的玻璃,是雍正朝制作最多、器型最丰富的一类,也是该时期玻璃的主流产品。单色玻璃有“涅玻璃”与“亮玻璃”之分,涅玻璃指不透明的玻璃,亮玻璃指透明玻璃。单色玻璃的色彩可谓五彩缤纷,见于记载的有红色、大红色亮红、绿色、涅绿、豆绿色、淡绿色、松绿色、假松石色、翡翠色、白色、月白色、亮白、葡萄色、黄色、亮黄色、金黄色、橘黄色、酒黄色、蓝色、涅蓝、亮蓝、天蓝色、雨过天晴色、紫青色、天青色、金珀色、黑色、蜜蜡色、琥珀色等近30种颜色。如:
  雍正五年,玻璃厂。五月十六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五月十五日郎中海望持出菊花瓣式中心填漆金龙碟一件,底刻“大明嘉靖年制”。奉旨:到冬令时着烧造玻璃处照此碟款式,不必刻花,或比此样式大些,或比此样式小些,成一桌十五件或二十件,烧做几份。其玻璃色不要一样,每色只做一件。钦此(13)。
  雍正六年,三月二十二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十九日郎中海望奉旨:照先做过的玻璃菊花碟子样收小些再做三十件,烧十五色,每色二件,摆在万字房西一路第七间屋内小洋漆书格上,分摆六落,每落五个,钦此(14)。
  这两条档案记录的是同一件事,由此说明,玻璃厂在雍正五年到六年间已能够制作15-20种颜色的玻璃。遗憾的是,当年制作的几十件各色菊瓣式玻璃碟,尚未发现一件实物保留下来。而制作它们的参照物——嘉靖填漆菊花瓣式漆碟至今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现珍藏的雍正玻璃器仅有21件,而且都是单色玻璃,故宫以外的世界各地收藏的数量也不会超过百件。玻璃质脆、娇嫩,不易保存,愈益珍贵。就笔者看到的雍正玻璃器而言,主要是单色玻璃其色有黄色、淡黄、深黄、雄黄、亮蓝、亮紫、白色、红色、蓝色、葡萄色、白色等,较之档案记载的颜色要少许多。器型有八棱瓶、直颈瓶、水丞、渣斗、圆盒、罐、花觚、碗、水注等。雍正玻璃的器型端正,棱角分明,色泽亮丽。其代表性作品有透明蓝玻璃八棱瓶(图版二)、黄玻璃菊瓣式渣斗(图版三)、透明蓝玻璃渣斗(图版三)等。黄玻璃菊瓣式渣斗,高9.9厘米、口径9.7厘米。渣斗撤口,鼓腹,圈足。通体为涅黄色光素玻璃,作16瓣菊花式,底镌“雍正年制”楷书款。渣斗为宫中生活用品,常陈设于皇帝宝座旁或后妃寝宫中。黄玻璃渣斗是雍正时期玻璃器中之杰作,器型秀美,线条柔和,比例适中,宛如一朵盛开的菊花。玻璃质地细腻洁净,器表光滑无瑕,色彩娇艳,美奂美伦。透明蓝玻璃八棱瓶,直口长颈,垂腹,器身呈均匀的八面形,棱线处微突起。瓶底镌“雍正年制”楷书款。此瓶造型规矩,线条流畅,杂质少,玻璃壁薄而透,体现了雍正朝玻璃工艺高超的吹制技术。

清雍正单色玻璃珍藏:

黄玻璃桔瓣式渣斗 清雍正

黄玻璃桔瓣式渣斗 清雍正 单色玻璃
黄玻璃桔瓣式渣斗,高9.9cm,口径9.7cm。
此器喇叭状口,大而外侈,向下内收成束颈,腹部桔瓣状隆起,腹与足连接处内束。通体桔黄色,以凹凸手法塑成十六瓣桔瓣状。底部中心双线方框内阴刻楷书“雍正年制”双直行款。 
此渣斗属小件陈设玩赏品。雍正时期玻璃厂由养心殿造办处迁移至圆明园六所,其作品基本上沿袭康熙年代的技术。这件渣斗的颜色艳丽,俗谓鸡油黄,色度均匀、纯正、洁净,呈色难度很大,是清早期玻璃器中的佳作。

蓝透明玻璃八棱瓶 清雍正
蓝透明玻璃八棱瓶 清雍正

蓝透明玻璃八棱瓶 清雍正 单色玻璃
蓝透明玻璃八棱瓶,高14.5cm,口径2.3cm,足径4.2cm。
瓶八棱形,细长颈,鼓腹,圈足。通体呈透明宝蓝色,光素无纹饰。外底中心镌双方栏,内双直行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 
从目前的传世品看,玻璃八棱瓶的造型始见于雍正朝,乾隆时期曾以不同色泽的玻璃进行仿制,产品如出一辙,若无款识,则难以分辨。嘉庆以后仍有制作,但造型不规范,质不纯,色不佳,无法与雍、乾制品相提并论。该瓶造型规整,棱角笔直清晰,色泽雅致,晶莹剔透,虽无纹饰,却以其精巧的造型、宝石般的色泽和纯净无暇的质地取胜,格调高雅,显示了清宫玻璃厂高超的技艺,表明清雍正、乾隆二朝的玻璃制作工艺已达到其巅峰。

透明蓝玻璃尊清雍正
透明蓝玻璃尊清雍正

透明蓝玻璃尊 清雍正 单色玻璃
透明蓝玻璃尊,高19.5cm,口径16cm。清宫旧藏。
尊圆口,短颈,鼓腹,外撇圈足。通体呈透明浅蓝色,光素无纹饰。口沿处镌刻楷书“雍正年制”横行款。 
此尊由清宫造办处玻璃厂制造,器形大而造型规范,属清雍正朝传世玻璃品中较大之器皿。玻璃尊表面略泛碱,有大小不一的气泡,是受当时玻璃制造技术制约而形成的。尽管如此,该尊仍为清宫玻璃厂早期的珍贵实物。

黄色玻璃椭圆形水丞清雍正

黄色玻璃椭圆形水丞 清雍正 单色玻璃
黄色玻璃椭圆形水丞,高3cm,口径4.1-3cm,腹径5.4-4.3cm,足径4-2.9cm。
水丞椭圆形,口微外撇,鼓腹,圈足。通体呈明黄色,光素无纹饰,俗称“鸡油黄”玻璃。外底中心阴刻单方框,内双竖行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 
雍正时期的工艺品制作考究,装饰别致,风格独特,从某一侧面体现出了雍正皇帝的审美情趣。此水丞为不透明乳浊玻璃,由模具吹制而成,造型规范,线条流畅,质地细润,抛光光滑,虽小犹精。

皇家轻奢新风尚:清雍正朝的官造玻璃器

涅粉色玻璃大盘 清雍正 单色玻璃(私人藏品)

涅粉色玻璃大盘,高3.81cm  直径17.78cm。“雍正年制”楷书款

  2.珐琅彩玻璃
  珐琅彩玻璃,又称“玻璃胎画珐琅”,是清代首创的玻璃制作工艺之一。珐琅是一种绘烧于金属器、瓷器、玻璃器上的欧洲釉料,大约在康熙年间传入我国。金属胎珐琅器首先在广州烧成,旋即在宫中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烧制成功,署有康熙御制款的铜胎画珐琅器在北京、台北故宫均有收藏。康熙瓷胎珐琅彩也有一定数量的传世品。玻璃胎珐琅彩器始于何时未见详细史料记载。有的研究者只是笼统地讲康熙时已有玻璃胎珐琅彩,但究竟是什么样子,有无传世品,并没有作出回答。1998年在香港徐氏艺术馆,笔者第一次亲眼目睹了一件康熙款玻璃胎珐琅彩小杯(图版二)。1999年,此杯被香港爱好玻璃的收藏家李先生高价收买。此杯或称为盅,高3.6厘米,口径5.1厘米。圆形,直口,底略内凹。杯身由白色不透明玻璃制成,有四个圆形开光,内绘四季花卉:依次为月季、牡丹、菊花及荷花。开光外深红色珐琅地上绘有团花。口沿处绘环带菊花纹。杯底署蓝色“康熙御制”楷书款,外有内细外粗的双栏框。杯身原破碎,经修复再现原貌。这件小杯大小仅盈握,其造型与纹饰均属于典型的宫廷风格,不带有任何外来文化的痕迹,与北京故宫珍藏的康熙透明玻璃水丞形成鲜明的对照。从其成型工艺和珐琅色彩看,已属于制作工艺比较成熟的作品了。由此可见,玻璃胎珐琅彩是继铜胎、瓷胎珐琅烧制成功之后的又一创新。这件重要的玻璃胎珐琅彩杯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模糊认识,弥补了因文献缺乏而造成的认识上的不清,从而对玻璃胎珐琅彩工艺在清代开始制作的时间有了大致准确的答案。那么雍正朝玻璃厂是否继续制作玻璃胎珐琅彩呢?从雍正朝造办处档案中可以看到相关的记录,如:
  雍正元年正月初九日,怡亲王交红玻璃烧珐琅油娄式鼻烟壶一件(15)。
  雍正五年,珐琅作。闰三月,做得玻璃珐琅鼻烟壶十六个(16)。
  雍正五年,珐琅作。十二月二十二日传做雨过天晴玻璃画泥唫番花包袱式花插一件。记此。于六年十月二十八日做得雨过天晴玻璃画泥金番花包袱式花插一件(17)。
  雍正六年,珐琅作。七月十二日做得玻璃胎烧珐琅节节双喜烟壶一件(18)。
  雍正七年,珐琅作。四月十七日,郎中海望持出湦白玻璃半地瓶一件。传旨:此玻璃瓶甚好,底子不要浑棱砣平,其瓶身上画珐琅绿竹写黑珐琅字酌量落款,章法画样呈览过烧造。再玻璃厂照此瓶烧些。此瓶颜色用别样。好款式的亦烧些,上面或画绿竹,或画红花,或如何落款之处,酌量配合烧造。于四月十二日将涅自玻璃半地瓶上得绿竹并字款图章呈览。奉旨:竹子甚好,但竹叶略多些,先烧造几件。于六月十二日烧得(19)。
  雍正十年,珐琅作。正月初九日首领萨木哈交涅白玻璃胎泥金地画珐琅花卉水丞一件。传旨:此水丞款式甚好,但口子上白线宽了,改画细些,其周身花卉亦改画好花卉烧造几件。钦此。据柏唐阿邓八格等奏称,照此水丞仿做过未造成等语,理合声明(20)。
  从上述档案记载看,珐琅彩玻璃在雍正朝的称呼并不相同,有时称“玻璃烧珐琅”,有时称“玻璃画珐琅”。雍正朝确实做过珐琅彩玻璃,而且是在造办处玻璃厂和珐琅作烧造的,但制作的数量很少。到雍正十年,黄帝下旨令造办处仿造玻璃画珐琅水丞,却未成功,说明玻璃厂或珐琅作制作玻璃胎珐琅彩的技术尚未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玻璃胎珐琅彩对技术要求较高,其制作工艺是将珐琅釉绘于玻璃胎上,再经焙烧而成,因玻璃与珐琅的熔点比较接近,温度低了呈色不佳,高了则易变形。雍正朝玻璃胎珐琅彩实物能够流传至今的只有台北故宫珍藏的一件“雍正年制”款玻璃胎珐琅彩竹节式鼻烟壶。此壶通高6.5厘米,宽2.2厘米,作三段竹节形,淡绿色地,绘碧竹二枝,衬以棕色斑纹及蜘蛛二,底饰灵芝,并有楷书“雍正年制”款。竹节和二蜘蛛寓意“节节”和“双喜”,或许此件鼻烟壶就是档案所记载的雍正六年制作的“玻璃胎烧珐琅节节双喜鼻烟壶。
  3.套玻璃
  套玻璃是清代玻璃制作工艺的另一创新。套玻璃又称“套料”,是指由两种以上玻璃制成的器物,其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玻璃胎上满套与胎色不同的另一色玻璃,之后在外层玻璃上雕琢花纹;一是用经加热半熔的色料棒直接在胎上作花纹。这两种方法制作出的器物均见凸雕效果。清代著名学者赵之谦在光绪六年撰写的《勇庐闲诘》中写到:“时(康乾之时)天下大定,万物股富,工执艺事,咸求修尚,于是列素点绚以文成章,更创新制,谓之曰套。套者,白受彩也,先为之质,日地,地则玻璃、砗磲、珍珠,其后尚明玻璃,微白,色若凝脂,或若霏雪,曰藕粉。套之色有红有蓝,更有兼套曰二彩、三彩、四彩、五彩或重叠套,雕镂精绝。康熙中所制浑朴简古,光照艳烂若异宝。乾隆以后,巧匠刻画,远过詹成,矩凿所至,细入毫发,扪之有棱(21)。文中详细记载了套玻璃工艺的制作时间,康熙、乾降时期的不同风格以及套玻璃的不同种类。套玻璃有套一色与套多色之分。“白受彩”分为白地套红、套蓝、套绿、套黄等,这是套色玻璃中之主流产品。此外,还有“兼套”,即在同一色玻璃胎上套二色以上的玻璃器。首创于康熙朝的套玻璃在雍正朝虽也继续生产,但在档案记录中非常少仅有儿条,似乎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产品。
  例如:
  雍正三年,玉作。十一月二十八日太监张进喜交葡萄色八角玻璃鼻烟壶件。传旨:照样各色烧些来。钦此。于四年二月初十日做得套蓝螭虎鼻烟瓶一对(22)。
  雍正四年,累丝作。九月二十三日,太监张玉柱交来,套红玻璃人参罐一件。传旨:配金盖。钦此。于十月二十四日配得(23)。
  雍正五年,烧造玻璃厂。三月十三日首领太监李久明、萨木哈持来湦黄套红玻璃小盅一件,五彩缠丝玻璃鼻烟壶一件,涅黄玻璃鼻烟壶二件。奉谕:着交玻璃厂照样烧做。遵此(24)。
  从上述仅有的几条档案记载看,雍正朝真正制作的套玻璃只有雍正四年做得的“套蓝玻璃螭虎鼻烟瓶一对”。而套红玻璃人参罐一件,只是配金盖,并没有交代清楚该罐是雍正时期还是康熙时期器物。而雍正五年只记录了怡亲王下令照样烧做却无制作是否完成的记载。由此说明,在雍正时期,套玻璃不是玻璃中的主要品种,但确实能够制作。流传至今的雍正套玻璃实物尚未发现。套玻璃的大量制作是在乾隆时期。
  4.刻花玻璃
  刻花玻璃是雍正朝玻璃的又一个重要品种。从雍正三年的档案中可知,康熙朝制作的雨过天晴色刻花玻璃套杯深受皇帝喜爱。
  雍正三年,玉作。十一月初六日,首领太监程国用持来雨过天晴刻花套杯一套,十二个。雨过天晴素套杯一套,十二个。说太监杜寿传旨,着查问。钦此。随查得雨过天晴刻花套杯系广东匠人程向贵做的,于康熙四十八年正月初八日丁皂宝进的。雨过天晴素套杯系家里学手匠人周俊做的。于雍正二年十月十八日丁皂宝呈进的。海望回过,怡亲王谕:做杯匠人今在何处,随问丁皂宝处。丁皂宝来说,广东匠人程向贵、周俊二人于康熙五十四年四月交巡抚送去迄。于本日,首领太监程国用将雨过天晴杯二套仍持去,交太监杜寿讫(25)。
  以上这段珍贵的档案材料至少向我们传递了三种信息,第一,康熙时期玻璃厂有来自广东的匠人,并交代了他们离开造办处玻璃厂的时间。第二,雨过天晴套杯有两套,色彩相同,但制作工艺、制作时间、制作人均不同。第三,至少在雍正三年,这两套玻璃杯仍在清宫收藏。遗憾的是,现在仅能看到文字记载。雨过天晴玻璃屡见于雍正时期的档案中,由此不难看出,这种颜色的玻璃深受皇家的喜爱。
  此外,雍正档案中还记录了刻花玻璃的制作,如:
  雍正五年,烧造玻璃厂。正月十六日奏事太监刘玉、王常贵传旨:先赏蒙古王等曾用过乾清宫清茶房金珀色玻璃杯十八件、刻花白玻璃杯十四件、刻花蓝玻璃杯二十五件。着交烧造玻璃厂处照样补做。钦此。于本日清茶房首领太监李英交来作样玻璃杯五件,遂交玻璃厂领催保寿持去讫,于本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补做得金珀色刻花玻璃杯十二件、刻花白玻璃杯十件、刻花蓝玻璃杯十件。于六年十二月十九日补做得金珀色刻花球璃杯四件、刻花白玻璃杯四件、刻花蓝玻璃杯十五件(26)。
  这条档案清楚地记录了雍正五年到六年玻璃厂共补做了57件金珀色、白色、蓝色刻花玻璃杯。近闻香港李氏收藏家珍藏有件“雍正年制”款金珀色刻花玻璃小杯(图版二),与档案记载的比较吻合,应是玻璃厂的作品。相同的玻璃杯在乾隆时期也做过,北京故宫珍藏有5件
  5.描金玻璃
  描金玻璃是指在玻璃表面描绘金色花纹而制成的器皿。描金玻璃在雍正朝档案中只找到一条记录,即:
  雍正四年,珐琅作。十月二十五日员外郎海望持出描惫花玻璃小壶二件(27)。
  这条档案只是说明雍正时期确实有描金玻璃,但档案中未见到有关制作的记载。当然,笔者在抄录档案时会有硫漏之处,还有一种情况是档案中记载的并不是很全面,有时文字很简单,交代的也不清楚。比如经常在档案中看到笼统地写制作“玻璃盖碗、玻璃杯”等字样,至于具体是用哪一种工艺制作成的玻璃器则无从知晓。香港李氏珍藏一件透明浅蓝玻璃描金寿字纹盖碗(图版三),似乎在雍正档案中就没有记载。此盖碗通高13.7厘米,口微撇,腹部下垂,浅圈足。有盖,盖顶有一圆纽。此碗由透明浅蓝色玻璃制成,饰以描金花纹,盖与腹部饰四组勾莲花与寿字,口沿边镌“雍正年制”楷书横行款。此碗口径较大,线条柔和,比例适中,制作精致,虽不见著录,但此碗的玻璃质感、花纹和款识均具雍正玻璃的风格。除此之外,笔者还见过与此碗大小相同、工艺一样的用透明玻璃制成的盖碗。
  以上分门别类地介绍了雍正朝玻璃的五大品种与工艺,除此之外,档案中也偶见“缠丝玻璃”、“金星五彩”等玻璃品种,但都不是主要品种。
  三、雍正朝玻璃的用途
  从档案记录看,雍正朝制作的玻璃主要有生活用品、陈设品、文房用品、宗教用品和赏赐品五大类。
  1.生活用品
  生活用品有玻璃杯、碗、罐、盒、渣斗、鼻烟壶等,其中尤以鼻烟壶制作最多。可以说,雍正朝制作的玻璃器中近一半数量为鼻烟壶。雍正朝造办处档案中记载了用铜胎画珐琅和玻璃制作了数量可观的鼻烟壶。玻璃厂从雍正元年开始就不停地制作鼻烟,如:
  雍正元年,杂活作。正月初九日,怡亲王交金星五彩玻璃鼻烟壶二件。王谕:照此样烧玻璃的鼻烟壶几件。遵此(28)。
  按照这个命令,共做得镀金盖、象牙匙各色玻璃鼻烟壶126件。
  又如:
  雍正三年,玉作。十一月二十八日,太监张进喜交葡萄色八角玻璃鼻烟壶一件。传旨:照样各色烧些来。钦此。于四年二月初九日做得葡萄色玻璃鼻烟壶十件。于四年二月初九日做得套蓝螭虎鼻烟瓶一对。于二月二十一日做得雨过天晴鼻烟壹二十件。于三月十三日做得红玻璃鼻烟壶十件。于三月三十日做得葡萄色玻璃鼻烟壶六件。于六月十六日做得大红玻璃鼻烟壶十件。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做得黄玻璃鼻烟壶四件(29)。
  这一次奉旨又做了62件各色玻璃鼻烟壶。
  从档案记载中还可以看出,雍正皇帝非常喜爱用玻璃制作的鼻烟壶。如:
  雍正六年,珐琅作。七月十五日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着照皇上常用的玻璃鼻烟壶式样用造办处库内金做鼻烟壶坯子二个。遵此。于十九日做得。照葡萄色玻璃鼻烟壶做的(30)。
  在玻璃鼻烟壶中胤禛更喜欢葡萄色和大红色的。如:
  雍正五年闰三月十七日太监刘希闻传旨:着将上用大红色、葡萄色鼻烟壶做些。钦此(31)。
  鼻烟壶的大量制作一方面是因为吸闻鼻烟的习俗在清王室中盛行,加之皇帝本人的喜爱,另一方面鼻烟壶也是雍正皇帝用于赏赐王公大臣和各级官吏的重要赐品。
  由此可见,鼻烟壶是雍正玻璃厂重要的生产品种之一。遗憾的是,尽管雍正时期制作了数量可观的鼻烟壶,但能够保存至今的却寥寥无几,仅有前面提到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玻璃胎珐琅彩竹节式鼻烟壶一件。此外,笔者在美国奥克兰国立博物馆曾隔着玻璃展柜看到一件葡萄色光素鼻烟壶,从其造型、色泽看应是雍正时期的玻璃器。
  2.陈设品
  以玻璃制作的陈设品有瓶、花盆、磨棱球、菊花碟、轩辕镜等。瓶类又有天球瓶、八棱瓶、直颈瓶、觚形瓶、胆瓶等,其中以八棱瓶和直颈瓶为雍正时期比较典型的造型。目前所知北京故宫藏有10件雍正玻璃瓶,香港李氏珍藏5件。现存雍正玻璃瓶的颜色有亮蓝、宝蓝、蓝色、黄色、紫色、绿色等
  3.文房用品
  文房用品中,以水丞、笔架为最多。水丞有圆形、腰圆形(即椭圆形)。在雍正五年的档案中,胤禛要求制作玻璃水丞的记录有5次之多,制作的玻璃水丞大致有13件。
  如:
  九月二十六日,郎中海望奉旨,着将红色、蜜蜡色玻璃腰啁水丞烧造几件,圆形水丞烧造几件。钦此。于十月二十日烧做得红色、蜜蜡色水丞各一件(32)。
  “雍正年制”款的玻璃水丞传世品主要有圆形、六方形、椭圆形(图版二)等造型,其中北京故宫有4件,香港李氏有1件。这些水丞均为涅玻璃制成,故宫的4件为黄色,李氏的为豆绿色。这两种颜色均见于档案记载。除此之外,见于记载的水丞颜色还有黑色、绿色、红色、蜜蜡色、淡绿色、天青色、天蓝色、松绿色等。
  笔架是文房用具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雍正年间的玻璃厂制作了近百件玻璃笔架,有牛骨式、双连噶出哈夫金式(满语,作者注)、双桃式、双如意式等。如:
  雍正五年,烧造玻璃厂。十二月十日,付总管太监苏培盛传:着照双连噶出哈、双连夫巾、双连牛骨式样烧做玻璃笔架三十件。其样子里边交出来再做。钦此(33)。
  雍正九年,玻璃作。三月二日首领太监李统忠传儆玻璃笔架二十件,不要单做噶出哈夫金式样,或双桃,如双如意,挑选好样的做。记此。于本月二十二日做得十件笔架(34)。
  又如:
  雍正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宫厥监督领侍苏培盛传做五色玻璃水丞二十五个,五色玻璃笔架十个。内红色五个黄色五个、淡绿色五个、天青色五个天蓝色五个。其笔架照水丞颜色一样做。记此。于六月二十六日做得(35)。
  从档案记载看,雍正时期对水丞、笔架的需求较多,制作要求严格,对颜色、式样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直到雍正的最后一年还要求玻璃厂制作水丞和笔架,可见朝廷对此的需求与钟爱。但流传至今的只有玻璃水丞而没有玻璃笔架。
  4.宗教用品
  宗教用品中的玻璃器主要是佛珠和钵有清一代,皇家信奉喇嘛教中的黄教,为此不惜代价制作了许多精美的佛教用品供奉在宫中的佛堂内。宫中佛教用品以金、银、珐琅、瓷等质地的器物为主,玻璃器并不是佛堂中的主要供品,故雍正时期见于记载的与佛教用品相关的玻璃器物只有佛珠和钵。
  如:
  五年七月二十日,玉作。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十日郎中海望奉旨:新烧造的透明黄玻璃大有象琥珀蜜蜡矣,烧造玻璃时照样将数珠做几盘,俱配装严。钦此(36)。
  八年,玉作。绿玻璃念佛珠一盘。黄玻璃念佛珠一盘。
  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玻璃厂。首领太监萨木哈奉旨,着照宜兴钵样式将涅青、黄、金黄玻璃钵做几件,先做样呈览,准时再做。钦此。于五月二十二日做得(37)。
  5.赏赐品
  造办处玻璃厂制作的玻璃器皿除了供皇室成员享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作为贵重物品赏赐给国内官员和国外要人。如每逢端阳节,雍正皇帝即下令玻璃厂做60个玻璃鼻烟壶,以备赏赐之用,并作为定制。乾隆时期仍照做。其它时候也常制作用于赏赐的鼻烟壶。如:
  雍正六年,珐琅作。四月初二日内管领穆森交来赏总督鄂尔泰玻璃鼻烟壶十个。传旨:配铜镀金象牙匙,以备赏给。记此(38)。
  雍正六年,木作。九月初六日,太监賈弼交来玻璃瓶四件。传旨:做杉木隔断匣,赏云南总督鄂尔泰。钦此(39)。
  又如:
  雍正七年,记事录。五月二十二日为赏达賴喇嘛使臣,拟定用玻璃益碗三对,玻璃碟子一对,玻璃花瓶一对。赏暹罗(泰国旧称,作者注)国王、琉球国王、苏鲁国王珐琅炉瓶盒一份,玻璃大碗二件,玻璃盖碗六件(40)。
  赏蒙古王等曾用过乾清宫清茶房金珀色玻璃杯18件,刻花白玻璃杯14件,刻花蓝玻璃杯25件。
  四、雍正朝玻璃的特点与风格
  雍正皇帝胤禛在位仅有短短13年,是清代康乾盛世中一个重要的过渡人物。雍正朝也是玻璃制造工艺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造办处玻璃厂的建立为玻璃的制作与生产提供了物质和人才的保证,这也是有清一代玻璃制作能够大大地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重要条件与契机。纵观雍正13年间玻璃的制作情况,可以看出雍正朝的玻璃制作已经非常正规化,并在造办处内形成一套完备的制作程序。雍正朝制作的玻璃数量,据不完全统计在千件左右。从档案记载看,雍正五年到七年间制作的玻璃数量最多,是雍正13年中玻璃制作的高峰期。
  就雍正朝官造玻璃的特点与风格而论,不难发现雍正朝继承了康熙时期的玻璃工艺和品种,并把重点放在单色玻璃的制作上,玻璃颜色达30种之多,可谓五彩缤纷,璀璨绚丽。因为五光十色的玻璃有替代宝石的功用,故深得皇帝的喜爱,胤禛本人就非常喜欢葡萄色和大红色玻璃器。雍正朝玻璃的颜色大大地超过了康熙朝,并成为雍正朝玻璃制作工艺的亮点。
  雍正玻璃的器型以端庄典雅、棱角分明、线条流畅为主要特征,在造型上除采用传统器型外,并仿造了其他工艺的造型,如明嘉靖菊瓣漆盘、宣德雕漆靶杯、宣德鰍耳炉等。雍正时期的玻璃器仅限于宫中很小的范围内使用,并以陈设品居多,实用品较少。如雍正六年制作的玻璃菊瓣盘,具体摆在什么地方,均安排得非常周密。而实用品中以鼻烟壶为最多。雍正时期官造玻璃器是比较贵重的物品,除皇室成员享用外,被作为皇帝重要的赏赐品。
  从档案记载和保留下来的雍正玻璃实物看,雍正时期玻璃器的风格完全民族化,与熙时期或多或少地受西方传教士影响的玻璃风格迥然不同,无论是器物的造型还是纹饰,基本上看不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一点,与胤禛在雍正五年关于器物制造的旨意不无关系。
  雍正五年,记事录。闰三月初三日,裾郎中海望奉旨:朕看从前造办处所造的活计好的虽少,还是内廷恭造式样。近来虽其巧妙,大有外造之气,尔等再做时,不要失其内廷恭造之式。钦此。
  清代的玻璃制造自康熙开始,到雍正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发展高潮,为以后的乾隆时期的玻璃制造并发展成为鼎盛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武英殿修书处”条。卷一一七三。
  (2)(4)《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七一,页2292,《官署》。
  (3)(5)《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一一七三,“养心殿造办处”条。
  (6)杨伯达:《清代玻璃概述》,《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第4期。
  (7)《钬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造办处卷。
  (8)杨伯达;《清代玻璃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年第2期。
  (9)林业强:《清内务府造办处玻璃厂杂考》,《虹影瑶辉》页84,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0年。
  (10)(22)(25)(29)《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胶片62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11)《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12)张荣:《清康熙朝御制玻璃》,《明清论丛》第二辑,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
  (13)(16)(17)(24)(26)(31)(32)(33)(36)《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胶片64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14)(18)(39)(41)《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胶片65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15)(28)《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胶片60号,中国第历史档案馆藏
  (19)《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胶片67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20)《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胶片71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21)赵之谦;《勇庐闲请》,《丛书集成新编)卷四七,页765,新文丰出版公司
  (23)(27)《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胶片63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30)(38)《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胶片66号,中国第历史档案馆藏。
  (34)《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腔片70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5)《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胶片74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8)《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胶片69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0)《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胶片68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Imperial Glass Made for the Yongzheng Emperor of the Qing ...........Zhang rong
  Abstract: Glass objects were a new item produced by Qing Dynasty artisans that were loved and collected by emperors. Qing Dynasty glass production began during the reign of the Kangxi Emperor. On the basis of this early production, the Yongzheng Emperor invested manpower and resources to manufacture glass articles for his personal enjoyment and to give as gifts. This article draws on the archival materials in the China Number One Historical Archive specifically related to Yongzheng period glass production in the"Archive of Orders Completed by the Palace Workshops", and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types, workmanship, uses and style of glass articles made by the glass factory(Boli Chang operated by the court of the Yongzheng Emperor

  Key words: Yongzheng court;official manufacturing; Zaoban-chu; Palace Workshops;glass factory; Boli Chang: orders archive.


  附:雍正皇帝的一生:

清 無款 雍正朝服像

  ·雍正其人
  爱新觉罗.胤禛,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十月三十日寅时(零晨3至5时),康熙皇帝第四子,生母乌雅氏,满洲正黄旗。「胤」是康熙帝诸皇子的排行,「禛」是「以真受福」的意思。官书中记录乌雅氏受孕与胤禛出生过程中出现种种祥瑞徵像,为胤禛在众多兄弟的帝位斗争中脱颖而出留下伏笔。官修史书中描述雍正仪容奇伟,高挺鼻子、身材修长、双耳丰垂、声音洪亮、目光明亮有神。透过展出的雍正帝肖像,观众可细心观察其外貌神韵。
  ·与皇父关系
  雍正登基后,一再强调自小蒙皇父康熙帝亲自抚育,他的满汉文及经书诗赋素养,都受到皇父肯定;尤其是他的诚孝,更深受康熙帝称讚。他个性急躁喜怒不定,也屡蒙皇父训诫「戒急用忍」,登基为帝仍不忘製挂屏悬之于室,以示谨惕。胤禛九岁起随幸出征,二十一岁受封为贝勒,三十二岁晋封雍亲王,培养了丰富的阅历与处事经验,为争取帝位奠下基石。康熙晚年,诸子卷入皇位继承激烈斗争,胤禛戒急用忍,努力表现出对父亲的诚孝,并以恬淡不争的外表,维繫了与皇父的感情,在某程度上打动了康熙晚年面对诸子争位的绝望心境,也为承继帝位发挥关键作用。
  ·与弘曆关系
  雍正皇帝有十子四女,以皇四子弘曆最聪颖好学,深得器重。除延聘名师悉心教育,也费心为弘曆挑选福晋。康熙六十一年,胤禛特地邀请皇父游圆明园,让十二岁的弘曆与皇祖相见,祖孙三代欢聚,传为美谈。弘曆深得康熙喜爱,带回宫中教养,传说康熙皇帝因看上弘曆而传位予胤禛;或可说:康熙最终传位胤禛,弘曆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雍正经历了承袭帝位骨肉相残的苦痛经验,让他毅然决定为弘曆继位扫除一切障碍,亲定秘密建储制,书储君名讳,密封匣内,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奠定清代皇位平稳过渡的先例。
  四:君臣关系
雍正帝虽在激烈的皇位斗争中脱颖而出,但继位初期仍受到两股势力挑战:一是延续康熙后期以皇八子允禩、皇九子允禟、皇十四子允禵等兄弟所聚集的宗室集团;一是以隆科多、年羹尧等人因拱卫有功逐渐恃宠揽权、骄纵不法的权臣势力。「为君难」这枚镌刻于雍正元年的引首印,既反映了雍正面对兄弟宗室骨肉相残的难处;也反映出为君者当如何知人、用人、信人以维繫相辅相承的君臣关系的心境。对雍正来说,任何试图侵犯或凌驾皇权的力量必须剷除灭绝,选展的「硃批奏摺」说明了雍正对皇权挑衅者的血腥整肃;然而对于忠贞不贰、实心为国的臣子,如十三弟怡亲王允祥、大臣张廷玉、田文镜、杨宗仁等,则是关怀备至、不吝夸奖、赏赐有嘉。总之,雍正皇帝是位赏罚分明、严厉刚猛中却又至情至性的率直君主。
  ·治理天下
  雍正帝在位时曾自评功业:「朕反躬内省,虽不敢媲美三代圣君哲后,若汉唐宋明之主对之不愧。」今天史学界也公认他是位承先启后奠定康乾盛世的明君。
  雍正治理天下,评价最高的政经改革有:
  摊丁入亩:
  传统中国向来将人丁与土地分开赋税,雍正元年实施将人丁摊入地亩,以土地作为单一课税标准,取消人头税,减轻了农民负担,扩大了政府财源,这是清代财政税务史上重大改革。
  肃贪养廉:
  康熙宽仁,晚年吏治败坏,贪污舞弊成风。雍正即位之初,雷厉整顿官场贪渎颓风,他恩威并施,养廉与肃贪并重,将火耗归公充作官员「养廉银」,提高官员收入,对贪官严惩重罚,使官员不必贪,也不敢贪。
  火耗归公:
  「火耗」又称「耗羡」,是正税之外的附加费,官员任意徵收弥补税银在鎔铸、兑换、运解中的耗损,常有正税一两,火耗达五六钱之谱。雍正将火耗改为法定税款,固定税额,统一管理,除用于公务外,并作为「养廉银」,不但减轻了人民负担,也大幅提高官员的俸入。
  雍正重农业,多次前往先农坛祭祀;对于开疆拓土,虽不如康熙与乾隆,但绥远抚边,对维繫与巩固大清王朝的统治也有一定的功绩。
  ·宫廷生活
  生为天潢贵胄,真命天子,雍正继位前后的宫廷生活,都是丰富多样,品味高雅。且不论〈胤禛行乐图〉为何而作,图绘中何者是真实生活,何者是虚拟境界,都显示出雍正皇帝是位嚮往悠游惬意的生活高手;他喜欢吟诗弄月、读书赏花、抚琴品茗、寻幽访胜,博古赏新,又好与僧道游,正是:「长伴予游鹤与松,何烦扈跸得从容」。即位后,他设置军机处,扩大奏摺制度,推动政经改革,乾纲独断的帝王生活,让他终日埋首公务,通宵达旦批览奏章,成为历史上少见的勤政皇帝,留下了大量硃批奏摺。机馀之暇,唯有令造办处製作赏心悦目的精緻文玩,或让词臣供奉绘製图卷,寄情艺术,排遣繁忙。
  ·宗教信仰
  雍正强调儒、佛、道三教并重,儒家思想有利于统治;佛、道民间信众普及,不容少觑。雍正好谈佛法,自喻「释主」,常与僧衲往来,讲论禅宗之学,造诣颇深。他自号破尘居士,又称圆明居士,常在宫中举办法会,召集全国有修为的僧人参加,并亲自说法,赐弘曆「长春居士」、鄂尔泰「坦然居士」、张廷玉「澄怀居士」等法号。行乐图中留下他穿喇嘛法衣修密的影像。雍正帝也一再颁发佛学谕旨,刊刻佛经,躬自抄录、编辑、撰述,并亲自书序。到了晚年,特别在雍正八年怡亲王允祥病故后,宫中斋醮法会增加,炼丹药情况频繁,硃批奏摺中留下他赏赐丹药给大臣服用的纪录。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雍正帝崩逝,也有人主张是服丹药所致。
  ·传位宾天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雍正帝崩逝于圆明园,年五十八岁,择葬于北京西南易县泰宁山万年吉地。有关他的死因,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在位十三年,宵旰焦劳,勤于庶政,在政制革新上有许多贡献,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为弘曆积聚可资发展的厚实基础。遗诏中,明确传位于四子弘曆,命礼亲王、果亲王、鄂尔泰、张廷玉为辅政王大臣。弘曆的平顺继位,终结了自太祖努尔哈齐以来王位继承的血腥斗争,实是雍正帝睿智改革的结果。
  雍正继位之谜,历史学界莫衷一是,疑云重重;雍正之死,开启另一个谜团。雍正其人、其事、其政,在历史上烙下深刻印记,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睹物思人,透过展览,期能对雍正皇帝有更深入确切的认识。



皇家轻奢新风尚:清雍正朝的官造玻璃器投稿人

传承琉璃艺术,发扬琉璃文化!
淄琉地
普通 淄琉地
卖家信誉:0 | 活跃度:397

相关图鉴

专注琉璃文化传播!

打造最全面的中国琉璃艺术资料库!+ MORE

点评皇家轻奢新风尚:清雍正朝的官造玻璃器

写评论得积分,赢礼品!

我要点评
  • 暂无点评皇家轻奢新风尚:清雍正朝的官造玻璃器点评 + 登录后点评
  • 网站首页

    琉璃图鉴

    琉璃讲堂

    琉璃专栏

    琉璃问答

    琉璃论坛

    网站公告

    了解奇古

    联系奇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019-2029 QIGO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圻谷网络